大量图片警告! 本文后半段存在大量图片,使用流量的读者慎点! 图片加载缓慢,国内用户建议使用加速器。

没想到我这个破烂还能坚持写 blog 到今天……或许 tomorrow we die alive ?

这次不写 上次 那种流水账了,看着就恶心。

说实话,这学期真的没啥好总结的,开学就基本决定好要好好摆烂一学期了,结果连摆烂都没坚持下去,中间死活放不下。最后摆烂也没摆成,卷也没卷成,学习一事无成,身体每况愈下。只能说,自己选择的破路,走到底。

这次呢,我想聊聊我这学期为数不多的,特别投入的项目。当然,我只会讲我想讲的那部分。

学子讲坛

这学期,我学子讲坛一开始也没啥想法。但是,鉴于上学期学子讲坛彻底摆烂,分数实在是太逆天,害怕这学期再摆烂 yyu 要不高兴,所以打算认真搞一个。而且呢,我本人是很希望做一个非常有深度,而且能够内容充实,有很多论据的演讲。

凡是总是要一个动机的吗。我学子讲坛的动机呢,很简单,就是上次那片破烂流水账文章的一段。

真的很简单

而在后续与友人 Hastin 同学交谈的过程中,我也逐渐确立了在学子讲坛中讲好 “东方” 的想法。说实话,我也不是啥资深车万人,对于东方的了解,也很表层很不本质。但是呢,出于一种对于 “东方” 的喜爱,以及一种 “整活” 的心理,最后还是选择了这个话题。

事实上,我是打算好好讲好它的,毕竟 “东方” 在我心中还是一个非常神圣而 “美好” 的存在。我的确希望能通过这个机会,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东方,或许能挽救其下滑的趋势。当然,这样努力的效力是微弱的,即使全班人都能了解东方,那又如何。如果不能成为内容创作者,为社区出力,那么努力几乎就是白费。而我,作为所谓的 “东方爱好者” ,可以说几乎从来没为社区做出什么贡献。我不会创作作品,我也没有财力去支持自己喜欢的社团,听了那么多同人音乐,手头甚至就不到五张东方 CD……我,或许什么都没做,完全没有那种同人精神。我,最差劲了呢……

准备的过程也是非常曲折的。整个项目全程在 github 上开源开发,进度都有记录。在开学的几周,我和 Hastin 同学其实就已经有在商讨思路。我们甚至计划能在 3 月前规划完主体,然后开学一个月内准备完 PPT。当然,这样的要求显然没有达到。我们大致确定了思路,但是由于各种原因,摆了很久。当然,我们还是都想认真讲好这个话题的,我特地每次学子讲坛都有在认真去听,甚至还会和 Hastin 一起总结,前面的人演讲哪里做的好,哪里做的不好。然后呢,我们也请到了 hjb 同学来帮我们分析,他也提供了许多非常棒的素材!

只是在吹毛求疵,请不要太较真,大家都很认真的~

一路拖拖拖,终于拖到了四月末,距离正式开讲只有三周了。这时候,我才意识到,这样巨大的工作量不能再拖下去了。于是最后两周,我们几乎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。在这段时间里,我查了许多关于东方的资料和文章,也加入了许多严肃的东方讨论群,逐渐对于东方的过去有了一个更加全面,更加深刻的理解。作为一个文科 + 艺术属性 = 0 的人,我其实很不擅长这方面的破玩意,但是通过查阅文章,我真的接触到了很多不同人的思考,也第一次感受到这种人文方面的魅力(我也不知道该称作什么了)。

终于拖到了演讲。说实话,一上台,我就已经完全忘记了时间的存在。尽管试讲了很多次,每次都说要控制好时间,然后要控制在哪里停顿,保证效果,最后还是忘得一干二净。不过主体结构倒是没出错,细节的内容貌似也没拉下什么,不过最后强行加戏有点愚蠢,以后可不会再为了讨好 yyu 这么说了(笑)。对于最后 yyu 的点评呢,我只能说…….借题发挥(?),总之很迷惑就对了,暂时保留意见。

总之,整个学子讲坛可能是我本学期准备的最久的一个项目了,以后也肯定不会有这样的项目了,至少在学子讲坛这门课上。说实话,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我要在这样一门只有 2 学分的非核心课上浪费这么多时间。或许是东方给我带来的那一份微不足道的创作欲罢了。

说了这么多,顺便谈谈我自己的一些旧事吧。在很久以前,Dark 还是很希望能创作东方同人作品的(笑),但是由于水平不够,在尝试制作同人音乐和绘画无果后放弃。说实话,很少有东西能让我这么想要表现自我,想要加入社区成为一份,也几乎没有东西能让我沉迷其中如此久。或许,这就是东方的魅力所在,这就所谓的同人精神吧,这就是幻想与浪漫吧。管他呢。

Impart

Impart ,一个 Minecraft 游戏企划。这里就不多介绍了,想必能看到这里的小朋友肯定是有所耳闻的啦。

这个计划呢,其实是我童年回忆的一部分…… Impart 最初的活动 EHC,几乎完全就是仿照我初中和高中时(主要是初中)看的那些台湾实况主的 UHC 活动而设定的。在以前,我看到了他们的视频,真的很想自己也能参加这样的活动,但是身边的条件并不允许这一点。到了大学,终于有机会能够补上童年的这块碎片了……

Minecraft,真的是最喜欢的一款游戏。具体是什么时候也忘记了,大概是小学二三年级的时候,我从同学那里接触到了 Minecraft 这款游戏。当时 MC 还是风靡于我们这里的中小学生的,就像后来的吃鸡和王者荣耀那样。但是,这款游戏不同于当时的赛尔号什么的其他游戏,他是真的抓住了我。在这款游戏中间,我切身的感受到了一种自由,那种创造一切的自由。

当然,真正变成死忠粉,还多亏了那些游戏实况主。我最早有印象认识的实况主是奇怪君。当时我刚玩手机版 MC 大概一两年,看到了他的实况视频。作为一个新手玩家,他的游戏解说很快吸引了我,指引我学会了许多 MC 的基本操作,也进而认识了 MC 的 Java 版,从此走上了 MC 的不归路。现在看来那时候的实况视频真的是无比简陋,但小时候的我,最享受的就是放学后,能够从家长那里要到手机,然后看那些 MC 视频。

小学 4 年级以后,大概是 2014 年(?),我开始高强度玩 Java 版 MC,并且活跃于各个服务器。这时候,我在优酷上,认识了舞秋风这位台湾的实况主。他的那些经典的长视频,牢牢地抓住了我,我特别喜欢那种慢节奏(当然当时的人好像都那样)的生存实况解说,那种轻松而幽默的氛围真的是令人无比愉悦。当然,现在恐怕是再也找不回来了。而没有他,我恐怕当时也不会在众多游戏中,坚持只玩 MC。

上初中后,我 MC 水平基本过关,可以勉强称得上一个 “入门玩家”,我也开始尝试玩纯生存之外的游戏,毕竟人总不能一成不变吧。这时候,多玩我的世界盒子,提供了绝佳的平台,我可以轻松在上面联机,并且和朋友一起玩耍。直到现在,我还是非常怀念这个启动器的。虽然他的确是盗版,但他也承载了我童年无数美好的回忆,无数个父母不在家的夜晚,在方块世界创造的无数奇迹。只能说,rip吧! 谢谢您给我带来的美好!

后来的我呢,在多玩没了后,开始转向 BakaXL 和 PCL 两款启动器,也对 MC 有了深刻的多的理解,不过最美好的回忆,还是最初最懵懂无知,和朋友们一起探索时候留下的。当然,如果在看的你,不是一个中度以上 Minecraft 玩家,可能也不会有这么多的感悟。

所以说,Impart 中的 EHC 活动,完全只是本人童年回忆的衍生,只是在去弥补那块缺失的拼图。(不知道为啥讲了那么多……)

然后是 Impart 的管理。说实话,我是一个非常不合格的管理员,我没能有力地号召所有玩家能同时上线,其中也有很多次活动因为人数太少而被取消,对此我还是深表愧疚的。当然,Impart 采用的是民主投票,要玩啥由大家自己决定,时间也是大家自己定,我们除了 EHC,也玩了 manhunt , bingo 等诸多项目。

总之,希望大家开心就好。

目前 Dark 已经不再是 Impart 的群管理了,只能算得上半个策划罢了。不过这个企划,我还是会坚持下去的。

未完待续?

算了,实在是憋不住了,某些老师的某些课程分数还没出来,但是我还是等不及了。直接端上来罢 !

由于一些奇怪的原因,下半学期的 DLC 从 6 周延长到了 10 周,这多少令人会有点恼火。说实话,我是不喜欢暑假的时候做正事的。我希望能给自己的内心留下一个思考的时间,能让自己无拘无束的幻想…… 当然,我也能大致能猜到 yyu 这么做的原因啦 : 把编译器这个项目迁移到暑假,能让我们下学期的课业压力减轻,然后顺理成章的把之后的课程前移,这样可以大大加快整体进度,培养加速。当然,只是一个猜测罢了。

首先是长达 6 周的 PPCA。在前两周的时候,写了一个 Risc-V 的 CPU 模拟器。作为一个毒瘤coder,我的想法是迫真去模拟这个 CPU,因此用到了大量的 bit field (C 语言特性),用来压位,进而更加逼真地模拟 CPU 内部信息传输。包括指令等一系列的存储解析,我也是使用了结构体 + bit field 的方法来实现。虽然这么写的确废了我不少时间,差点还没写完,不过也的确让我能对其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。不得不说,tomasulo 的设计确实精妙,乱序执行的正确性搞了我好久……现在真的觉得 CPU 流水真的是顶尖人类智慧。

然后是有趣的自选主题。Dark 选的是 Networking ,因为这是今年新出的项目,然后感觉非常有趣,于是就选了。通过这玩意,我接触了非常有意思的 go 语言 ,也接触了携程(goroutines)这个概念。go 写携程真的方便 ! 这简直就是为了携程而设计的语言 ! 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呢,写了一些有趣的东西,比如 TCP 代理客户端,支持 UDP 的 DLC ,TLS 劫持以及 HTTP 的各种处理解析。确实,学到了很多我完全不会的东西,也真的让我觉得网络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,也见识到了网络的人类智慧之处。感觉现代科技真的处处是人类智慧啊……

不过要说令我印象最深刻的,那莫过于在 PPCA 的时候打过了《东方星莲船》的 Easy (是的,这是一款非常”简单“的游戏~) 。作为一个 STG 手残党,在某天偶然的摸鱼中掌握了开碟的技巧,然后瞬间打的无比通畅…… 不过这或许也和我的心态有点关系,在正常学期内的时候,我电动可没有现在这种悠闲的心态。总之,也不知道为什么,7 月 20 日下午,我就莫名过了星莲船 Easy 。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天,因为这意味着我打通了从永夜抄到鬼形兽(除花映冢)之间所有的正作 Easy 了 ! 或许,以后可以挑战挑战 Normal 了吧。

编译器

编译器是个有意思的东西,写的是一个类 C 的 Mx 语言的 Compiler 。花了大概三周,完成了从 MX 到 AST 到类 llvm IR 到 ASM(on Risc-V 32bit) 的过程。

不过这几周,除了 Compiler 的实现,我倒是也干了不少其他的事情了。比如说混入某 Modern C++ Loser 群,开始学 Modern C++ 了。这的确是一个有意思的群,我也的确从中学到了不少的 tricks。然后,我也的确有把部分所学用到 Compiler 代码里面啦,比如有趣的 intellisense-friendly 的字符串拼接函数:

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13
14
15
16
17
18
19
20
21
22
23
24
25
26
27
28
29
30
31
32
33
34
35
36
37
38
39
40
41
42
43
44
45
46
47
48
49
50
51
52
53
54

inline constexpr size_t __string_length(std::string_view __view)
{ return __view.size(); }

inline constexpr size_t __string_length(const char *__str) {
const char *__tmp = __str;
while(*__tmp) ++__tmp;
return __tmp - __str;
}

inline size_t __string_length(const std::string &__str) {
return __str.length();
}

inline size_t __string_length(char) { return 1; }
template <class ...T>
inline size_t __string_length_sum(const T &...__args) {
return (__string_length(__args) + ...);
}

/* Empty join will be invalid. */
inline std::string string_join() = delete;

/* Check whether this type is string or char type. */
template <class ...T>
inline constexpr bool __is_string_v = (
(std::is_convertible_v <T,std::string_view>
|| std::__is_char <T> ::__value) && ...
);

/* Join strings together , safe and fast ! */
template <class ...T>
inline auto string_join(T &&...__args)
-> std::enable_if_t <__is_string_v <T...>,std::string> {
std::string __ans;
__ans.reserve(__string_length_sum(__args...));
(__ans += ... += std::forward <T> (__args));
return __ans;
}

/* Join strings together , safe and fast ! */
template <class T>
inline auto string_join_array(T __beg,T __end)
-> std::enable_if_t <__is_string_v <decltype (*__beg)>,std::string> {
size_t __cnt = 0;
for(auto __cur = __beg ; __cur != __end ; ++__cur)
__cnt += __string_length(*__cur);
std::string __ans;
__ans.reserve(__cnt);
for(auto __cur = __beg ; __cur != __end ; ++__cur)
__ans += *__cur;
return __ans;
}

不得不感慨,真的处处是人类智慧。

当然,这段时间里,我也干了超级多 Compiler 之外的事情,这很不符合我 致远卷王 的一贯作风。其实也不是我不想学~卷不动了~,只是我不觉得这么内卷很有意义,而且我已经一个学期 + 6 周没有好好休息过了,我精神上也有点受不了。有的时候,特别是深夜 EMO 的时候,我也真的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太菜了,是不是不适合这个班,就这点破意志力。但我还是坚信,还有更多有意义的事情等着我去做,如果找不到自己的本心所在,一昧地像以前那样不知道为啥去学,那我地内心最终也会麻木吧。而我,真的很不想,也很害怕自己变得麻木。如果现在都不能坚持自己的本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那么我有何理由去相信未来的自己能坚持自己所选的道路。

在这段时间里呢,我刷了不少东方相关的经典作品,主要以手书为主。在重新审视这些作品的时候呢,我也产生了不少新的感触,思考了许多第一次看的时候没去思考的东西。这种感觉在我两年前刚接触音频处理后,重新去听我曾经喜欢的音乐时也出现过,那种从熟悉事物中收获更多,如同从一个被榨干的柠檬中挤出更多的汁水的复杂情感(奇怪的比喻)。

这四周,压轴戏想必是 8 月 19 号和 20 号两天的 THO 了! 作为一个入坑将近 5 年的车万人,第一次去 THO ,自然是非常激动。而这短短的两天,也让我有了许多感触,打算单独开一篇文章来写。

第十一届上海 THO · 东方露明境 游记

摸了?

摸了,正在等学子讲坛 && PPCA 评分 ,不过说实话,时至今日,结果貌似对我没有那么重要,至少我感觉如此。不知道是我是真的不再期待当初那份努力的回报,还是我真的太过疲倦而麻木了。管他呢

一眨眼都摸到开学了,这就很尴尬了,已经没啥好评价的了,编译器也终于告一段落了,感兴趣的可以去看文章 关于 Compiler Mx* 的随笔

不过在最后的最后呢,还是放送一些小故事和图片吧(笑),主要是之前 3 月份团日去参观了一大会址。那次活动结束后本来要乘大巴回学校,不过我突发奇想想要自己逛一逛,于是就开始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骑行之旅~

回忆杀

大量图片警告!

出发点是交大医学院。

启动!

卢湾体育场 —— 童年,理想,梦

第一站卢湾体育场。不得不说变化还是有点的,塑胶跑道从红色变成了蓝色。这是笔者梦开始的地方,笔者从小学就一直在这里玩耍,也是笔者梦结束的地方,上了高中以后,我就很少去那里了,在搬家以后就再也没去过。梦,终有一天还是要结束的呐。

感慨万千,可惜童年玩伴大多再也联系不上了......

第二站嘉善路地铁站,是我以前的家附近最近的地铁站。依稀记得在我小学五年级到初一的那几年,门口的嘉善路地铁站正在修新的地铁线路 12 号线,周围路基本被围起来了,出现略不方便。后来修好了以后,12 号线由于其贯穿市中心,能够直接换乘大部分线路,它一下子成为了上海地铁里面的 “原神” (奇怪的比喻),在一年的时间内变成了拥挤程度不亚于一号线的存在。

总之,在我生命的浪漫的前 16 年里面,我见证了这条地铁线路的诞生。在我搬家之前,嘉善路地铁站还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站。我还记得我正常是从东边那个出口出来,然后往南走回家。或者从西边那个出口出来,那边有全家可以去买饮料。然后在 12 号线修好了以后,我也会从西南的那个出口出去,不过当时那边还没啥建筑,非常的空旷(从前貌似是一个古玩市场(?),大概有点回忆)。

以前还没有这个大楼,这几年一下子建起来了,甚至还多了个麦当当

好吧记错了,古玩城还在

回家! 大木小区!

下一站就是回 “家” 了 ! 对,就是回到那个我居住时间最长的家,从 2008 年到 2020 年,整整 12 年的时间,我都居住在那个安静的坐落于市中心的老旧小区里面。那个小区 —— 大木小区。其前身就有不少的故事,只可惜年代久远,这部分的记忆早已淡忘,可惜。目前,我只记得其有 3 个进出口,由看起来完全无关的 3 个部分构成了一个融合的 “中型” 居民区。

正阳路

从后街的那个门进入小区,简单逛了一下,暂时没找到什么大变化。除了墙皮刷新了以外,以前的电瓶车车棚什么的依然都在,那家坐落于角落的小卖部也健在(可惜忘记拍照了)。

后街正阳路,依然是这么的充满年代感

后街的门,感觉重制以后门牌好看了不少

大木桥路

然后是偏向大木桥路的那一侧居民区,那边看起来变化也不是特别的大,也不知道曾经住在那边的几个童年玩伴,现在还在不在那里……不过那个小区内幼儿园居然还在,这是我没想到的(话说门口垃圾站这种逆天设计还没换吗qwq)

居民健身器材换了一套,不过还是在老位置

那个 inline 于小区的幼儿园还在哦,几乎没啥变化

大木桥路的门

斜土路

最后是偏向于斜土路的那一侧了! 那便是我以前居住的地方。依稀记得以前家对面就是橘子酒店,没想到现在居然还在。橘子酒店貌似就是在我小学五年级或者是预初初一时开的,我对其的印象时每天晚上都要开到很晚,灯还特别亮,直到 11 点后才关灯。然后隔壁的小巷子偶尔也会有人大喊大叫的,不过我睡得倒是很死……

这一块比起另外两个区域倒是有些明显的变化,许多区块都装电梯了。可以看到电梯井凸出来一块在外面,略影响外观,不过对于老年人来说,电梯还是能方便不少,特别是这种老小区有很多的老年人 (不过我当时见过的大部分老年人都非常健康的说,好多人手脚可能比我还利索,这下我变成老年人了(悲))。

令我非常吃惊的一点是,那个裁缝店,居然还在。印象里那个店老板娘的女儿还是儿子在南洋模范中学读高中,貌似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,然后我妈和老板娘关系还不错,两人经常见面会聊聊天什么的。能够再次见到熟悉的人,心里还是又激动又欣慰的,只可惜我还是没能鼓起勇气上前打招呼,转眼间 3 年过去了,想必她也早已忘记了我了罢。

晾衣杆和桔子酒店

楼下视角,猜猜我住在几楼

裁缝店

店门上贴的,还是非常有深度的,但小朋友看不看得懂就不好说了

斜土路的门

小插曲

小插曲,当时我在朋友圈发了卢湾体育场的照片,结果发现 “丁枪” (某同学的“爱称”) 正好在附近买书,于是我与他在 12 号线大木桥路地铁站见面了,然后两人一起(其实是我拉着他)开始了 Dark 的重温童年之旅。

小学 —— 梦的种子

笔者就读于建襄小学,一个笔者经常写错名字的小学。在这个小学里,笔者度过了充满波折但是无比快乐的 5 年。笔者永远不会忘记曾经和小伙伴们一起在里面捉迷藏的经历,也忘不了当年把排球打到了隔壁楼里面然后被老师痛骂的经历。笔者也记得曾经学校的南边的架子下面有一个马蜂窝(可能只是普通的蜂窝,但是当时看熊出没看多了就这么叫了),后来不知道怎么就没了。笔者也记得每次春游秋游和小伙伴们一起玩 mc 的经历。美好的回忆的碎片几乎是内嵌进了我的脑子里,即使是现在我也无法忘记,仿佛那一幕幕就在我的面前。

不得不说,我小学班主任 (或者是初中班主任) 有一句话说的很对: “珍惜当前的时光,当你回过头来看这一段时间,你会发现这是你人生中最快乐、轻松的一段的时光。” 现在看来,的确是这样的。时至今日,我依然保有一颗玩耍的心,但是却再也没有玩耍的时间和精力了,即使真的让我去玩,长大的我也一定会因为尴尬而拘谨,完全做不到无拘无束吧。童年的美好回忆大多来自于此。这颗十年前的子弹,飞了这么多年,终于打到了我自己的身上。

总是要亲自体验过了,才会懂得珍惜。可惜当时的我只知道玩,不过这样反而为我自己留下了一个几乎没被污染的童年,比起那些经常在外补课的人,我觉得我还是非常幸运的。

校区变化不大,不过这里本来是给 3 ~ 5 年级的,现在貌似是 1 ~ 2 年级了

幼儿园 —— 梦的温床

第二站是幼儿园。老实说,我已经完全快忘记关于这些东西了 …… 不过,不可否认的是,在早年接收到的关于爱、关于为人处事的那些教诲,其成为了我初中乃至是高中之前的“人生”信条。那些早年受到的传统教育,也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我这个人的内在人格。说实话,幼年教育真的对我来讲影响深远。每当我反思自己,向内窥探自己的内心,我总是能发现一些曾经的自己的影子,即使在初中高中的时候我曾经无数次的推翻过去的那个自己,尝试走向反向的极端,但到头来,早年的教育还是给我留下了深深的,不可磨灭的烙印,在内心的深处的无意识部分,他们依然会出现 (幻视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)

在这里,我不会去评价这些教育的好坏,但是可以肯定地一点是,它真的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的人生轨迹。

印象真的已经无比模糊了

初中 —— 梦的启航

初中,可以说是我真正起飞并且转型的地方。在初中之前,我从来都没想过我是怎么样子的一个人。我几乎没有什么竞争的意识,思想上也只是一个孩童罢了,只知道玩。即使家长逼着我去上课,但由于我一直强烈抵抗,所以最后基本都是不了了之了。

上了初中,我才第一次感受到了压力。那是来自升学的压力: 要考上一个好的高中,才能读一个好的大学,才能有一个好的人生。这大概就是我当时所想的,就是这么的简单朴素。至于为什么,我可从来没有去思考过。但是秉持着这样的信念,我开始了初中的学习生活。有的时候,生活进行下去或许只需要一个信念,对吧……

初中,我真的学了好多,也接触并深入了解了好多有趣的人,也真正的结交了不少的朋友 (天哪,上次同学聚会居然还有一位记得我当年的 Minecraft ID: DarkSharpness ,我真的差点哭出来)。说到初中,最骄傲的事情就是和某同学 LD 一起 “发明” 并且推广了一个手指游戏 “Finger Glory” ,当时因为一个契机手指游戏 + 职业的玩法火了起来,然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这个叫做 “Finger Glory” 的手指游戏便火了起来,并且在“良好”的运营下达到了动态的平衡。

当然 “Finger Glory” 主要是在初二初三的时候流行。在这之前两年,我可能还在某桥牌俱乐部打桥牌,以此作为我平时的消遣。当然,消遣,自然也少不了电脑上的 Minecraft。当时多玩我的世界盒子还没被干掉,我经常和一两位同学一起玩服务器。仍记得当时我在初一的时候每天回家第一件事情,就是趁着家长没回来,赶紧打开电脑,输入早已被我偷看到的密码,然后上服务器玩。当时受到大量台湾实况主的影响,特别喜欢原版生存(当然也会偶尔玩玩 mod ,比如暮色森林,工业 2 之类的比较热门的),和 jessy5610 (没错,我也记得你的游戏!) 一起在天籁服务器 (我记得是 tl.minemc.cn) 玩原版。虽然玩的真的很一般 (远不如高中的水平) ,但是真的也很开心。快乐就是简单而朴素的。

初三的时候,时间少了,但是消遣不能少。除了正常的 “Finger Glory”,我开始迷上了化学。说实话,我根本不是一个认真学化学的人,从现在的角度来看,我不过是喜欢化学实验那种直观而震撼的效果罢了,高中以后我的选择也证明了这一点。当然,迷上化学除了化学反应的新奇性,这背后也少不了两位化学老师的帮助。一位是课内的老师,另外一位是外面补课班的老师。我不知道怎么去形容,但是这两位老师成功给我打开了化学的大门,让我对其真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也成为我喜欢化学试验的导火索。回到正题。初三的时候,我开始做一些化学试验,虽然基本以安全的为主,但偶尔也有危险的,比如电解制氯气(当时一晚上没关电没把我毒死真的是奇迹),以及学校里混合开水生石灰氯化铵(那次炸的很厉害,氨气直接冲的我眼睛都睁不开,幸好旁边就是厕所赶紧处理掉了,没出大事)。当时我可真的是不怕死,天真可爱。

所以简单的回顾了以下自己的初中,尽管我遇到了人生路上的第一道坎 —— 中考,它让我真正意义上有了学习的概念,也开始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(虽然我甚至不知道其意义何在),但它并没有让我改变太多,我依然如同孩童一样去观察这个世界与世界交互。当然,我也不后悔。这是我自己选择的,我也的确度过了一个快乐而完整的童年 (事实上升学的压力直到初二下我才真正有感受到),也真的第一次结交到了一些一辈子的知心朋友。

顺路拍的,以前一位初中好友 LD 就住在这里

徐家汇附近还是热闹啊

到达! 徐汇中学!

Ending

最后和 “丁枪” 同学在漕宝路地铁站告别了,然后我就独自骑回了上中附近(当时还住在那边)。感谢一路陪伴 !

距离这次的旅途,其实也过去半年多了。其实我也早就想要写了,奈何自己还是太摆了,加上大大小小的事情确实也不少,所以拖到了现在。只能说,这的确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旅途,不过当时我没想那么多的说,光顾着重温当年的那些美好回忆去了 (即使现在,坐在电脑前的我看到这些照片,心中依然会涌起一阵情绪) 。

Ending

好了差不多该结束了,写到这里语言逻辑都已经错乱了。挑了几个比较有感触的活动写了写,自己写完也是非常激动的哈,希望不要只是单纯的自我感动,有机会还是多思考思考吧。

最后的最后,感谢您能阅读到这里! 如果你有什么想说的,欢迎在下面评论区留言,也算是支持一下我了,给我更多的动力。感谢!